发布日期:2025-01-17 23:07 点击次数:196
张伯文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
一、禁食禁饮原因剖析
(一)麻醉状态下的机体风险
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有防御机制来防止食物误入气管。进食时,气道的自我防御机制——呛咳反射会迅速启动,将误入气管的异物排出体外;同时,食管与胃的移行处,有一道天然的抗反流屏障——贲门括约肌,它如同忠诚的卫士,紧紧收缩,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。然而,一旦麻醉药物介入,会使机体的保护性呛咳反射以及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,贲门括约肌也仿佛被“缴械”,松弛开来。此时,胃内容物就如同脱缰的野马,极易冲破防线,反流至食管,进而涌入气管和肺部。一旦发生误吸,酸性的胃液会对肺部组织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损伤,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,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阻,患者可能迅速陷入窒息的绝境,或是在术后饱受吸入性肺炎的折磨,出现高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严重影响康复进程。
(二)胃肠道手术的特殊要求
胃肠道手术过程中,医生需要清晰地辨别肠道的解剖结构,若术前患者胃肠道内有食物残留,这些食物残渣会遮挡医生的手术视野,增加手术操作的难度,延长手术时间,让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手术风险之下;另一方面,术中肠道一旦受到牵拉、挤压,胃内容物就可能趁机渗出,污染原本无菌的腹腔环境,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“温床”,术后极易引发腹腔感染,导致患者出现腹痛、发热、腹膜炎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。再者,胃肠膨胀还可能对刚缝合的吻合口产生巨大压力,使其破裂,造成消化道瘘,延长住院时间,增加医疗费用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(三)非胃肠道手术的潜在问题
即便是看似与胃肠道“毫无瓜葛”的非胃肠道手术,术前禁食禁饮同样不容忽视。手术操作过程中,腹膜、内脏等部位受到刺激,会向大脑发出“信号”,打乱胃肠道原本的正常蠕动节奏,使其功能紊乱,引发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不适反应。此外,部分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,会在消化系统内“兴风作浪”,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排空与消化功能,进一步加剧这些不良反应。若术前胃内有未消化的食物,术后呕吐时,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便会显著增加,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与危险,影响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。
二、禁食禁饮时间指南
(一)“2-4-6-8”原则概览
为了让患者们更精准地把握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,可以参考“2-4-6-8”原则。不同食物对应的禁食时长:清饮料(2小时内限量饮用),像清水、营养丰富的高碳水化合物饮料等,不含酒精且总量≤400ml,术前2小时内可少量饮用;母乳喂养的新生儿、婴幼儿,母乳易消化,麻醉前需禁食4小时;牛奶和配方奶粉含较多蛋白质、脂肪,消化排空慢,术前6小时禁食,如喂食婴儿配方奶粉,约6小时排空胃部;淀粉类食物如面包、米饭等,属易消化碳水化合物,至少禁食6小时;肉类固体食物如猪肉、牛排等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,消化复杂缓慢,术前至少禁食8小时。
(二)特殊人群的参考
对于一些特殊人群,如婴儿及新生儿,禁食2小时后可在病房内静脉输注含糖液体,防止发生低血糖和脱水。确保在术前等待过程中,维持血糖稳定,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。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尽可能安排在第一台,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禁食时间对血糖的影响。如若不能安排在第一台,可在病房内静脉输注液体,并密切监测血糖。而有些患者术前需要口服用药,这时应允许在术前1~2小时将药片研碎后服下,并饮入0.25~0.5ml/kg清水,但务必注意,缓控释制剂严禁研碎服用。这是因为缓控释制剂经过特殊工艺设计,能够在体内缓慢、持续地释放药物,一旦研碎,药物会瞬间大量释放,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引发不良反应,还会破坏药效的持续性,影响治疗效果。所以,患者在术前用药时,一定要仔细核对药品类型,遵循医嘱正确服药,确保药物既能发挥作用,又不会干扰手术进程。急诊手术患者往往来不及严格遵循常规的禁食禁饮时间。这种情况下,医生会按饱胃患者麻醉处理,采取特殊措施,如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;调整麻醉药物的种类、剂量与给药方式,降低反流误吸的风险;同时,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,一旦出现反流误吸迹象,便迅速反应,及时处理。
站群论坛三、医患配合共筑安全防线
术前禁食禁饮,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。患者自身要树立正确观念,切不可心存侥幸,隐瞒进食情况。家属也要当好“监督员”,提醒患者严格遵守禁食禁饮时间。同时,若患者存在特殊身体状况,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、患有慢性疾病等,一定要主动、如实告知医护人员,这能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准、安全的麻醉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