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3-21 20:25 点击次数:98
肩 关 节 周 围 神 经 注 射 术
肩胛上神经注射►骨性标志
肩胛上切迹,为肩胛上神经穿过处,有肩胛上动、静脉伴行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►体表定位
患者坐位,确定肩胛冈,画出冈上线,并在中点作中垂线,再将外上角两等份,此分角线上1.5cm处为肩胛上切迹,标记穿刺点(见图38)365站群图片
►超声定位
患者坐位,触摸确定肩胛冈,采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,将超声探头取冠状面置于肩胛冈上方,旋转探头,探头一侧朝向喙突内侧。移动探头与肩胛冈平行时,肩胛冈为一线性的高回声影。继续向头侧移动探头,见一“U”形切迹即为肩胛上切迹。超声下切迹表面可见肩胛上横韧带,韧带下方可见一个高回声影为肩胛上神经,彩色多普勒可分辨位于肩胛上神经周围的肩胛上动、静脉。肩胛上神经在超声图像中并不是都能显示,但由于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伴行,所以临床上经常通过定位肩胛上动脉来明确神经的位置(见图39)图片
►操作技术
①根据体表定位注射在注射区域皮肤消毒,采用25G、3.8cm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.5%利多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1ml的混合液共5ml。在标记处垂直皮肤进针碰到骨质,退针至皮下后向前、内、下方向进针,有落空感时停止进针。部分患者诉酸胀或向上臂放射感,则穿刺成功。回抽无血、无气即可缓慢注射。穿刺针过深,可误入胸腔,导致气胸。
②超声引导下注射采用平面内技术,在超声探头内侧约1cm处进针,超声引导下调整进针方向,直到针尖突破肩胛上横韧带,接近肩胛上神经,同时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避免穿刺到肩胛上动、静脉。回抽无血,注射少量混合药液在肩胛上神经周围扩散,缓慢推注完剩余药液。肩胛背神经注射►骨性标志
C5椎旁
►体表定位
图片
►超声定位
患者侧卧位,患侧朝上,术者位于患者背侧,采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,探头取水平面垂直置于身体长轴。C7横突前结节基本退化而不明显,只有一个凸起明显的后结节,确认后上移探头,可见C6横突前后结节呈“双驼峰征”,C5,横突与C6横突类似,继续向上可确认C5;横突前后结节(见图41)图片
►操作技术
①根据体表定位注射在注射区域皮肤消毒,采用25 G、3.8 cm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.5%利多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1ml的混合液共2ml,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C5横突尖端,垂直进针至横突,回抽无血,缓慢注射混合液
②超声引导下注射将C5后结节置于图像中央偏颈后侧,采用平面内技术,紧贴超声探头颈后侧进针,超声监测下调整进针方向,直到针尖到达C5后结节,同抽无血,注射少量混合药液无阻力,缓慢推注完剩余药液。腋神经注射(四边孔阻滞)►骨性标志
腋神经位于四边孔内,四边孔由上界的肩胛下肌和小圆肌、内侧的肱三头肌长头、外侧的肱骨外科颈、下界的大圆肌围成。
►体表定位
患者侧卧位,C5椎旁、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、前中斜角肌三角顶点处有明显压痛点,即为穿刺注射点(见图40)图片
►超声定位
患者坐位,双侧上臂自然下垂,上臂置于同侧大腿。采用高频线阵探头,将超声探头取纵轴位置于肱骨后内侧,邻近的三头肌的肱骨干边缘为高回声影,向腋窝方向移动探头,当探头接近肱骨头下缘,肱骨边缘的高回声影变为外凸形,其下缘即为腋神经,彩色多普勒可见伴行的旋肱后动脉(见图43)图片
►操作技术
①根据体表定位注射在注射区域皮肤消毒,采用25G、8.9cm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.5%利多卡因和复方倍他米松1ml的混合液共10ml,在标记处垂直皮肤缓慢进针,如碰到骨质,退针至皮下调整方向后再进针,如出现异感,说明已接触到神经,回抽无血即可缓慢注射。
②超声引导下注射将腋神经图像置于超声探头正中,采用平面内技术,紧贴探头上方进针,超声引导下调整进针方向,使针尖位于四边孔内并接近腋神经,同时可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避免穿刺到旋肱后动脉。回抽无血,注射少量混合药液在腋神经周围扩散,缓慢推注完剩余药液。肩 关 节 神 经 阻 滞 治 疗 注 意 事 项
►1.肩关节注射前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,做好解释沟通,治疗时动作轻柔,如患者出现晕针,应让患者平卧,监测血压、脉搏、血氧饱和度,必要时放弃治疗。
►2.肩关节注射前需要将患者血压控制平稳,注射时进行血压监测,如出现血压过高,可使用镇静及降压药物,血压正常后进行注射,注射后加强监测。
►3.肩关节注射时需进行回抽,防止药物入血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,如出现躁动、抽搐等局麻药毒性反应,可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、吸氧等处理;如回抽到气体,要及时调整穿刺深度及方向,然后进行注射,同时进行双侧肺部听诊,必要时进行X线胸片检查。
►4.严格无菌操作,以防关节内感染的发生。►5.注射后局部予以压迫可以减少淤血以及局部血肿的发生。►6.注射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原有症状。►7.部分患者在注射后会出现短暂的疼痛加重,在注射前需要提醒患者,同时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减轻疼痛。►8.关节内注射药物的剂量以及注射的频率应控制在所需的最低水平。►9.为了精准实施肩关节注射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建议在影像引导下进行操作,超声比x线、CT等方式在实时性、便携性和精准性方面更具优势。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肩部注射技术的详细操作部分了,在我们熟练应用以上技术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,医疗安全也是我们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,肩部注射还需要注意什么要点呢?有什么不足之处欢迎广大疼痛科同仁来补充。『疼痛之声』是由疼痛医学方向(麻醉学)本科、硕士、博士、博后以及刚工作的年轻医生组建的学习型团队,如果你也蠢蠢欲动,就加入我们吧,专业内容写作指南以及优秀的师兄师姐等你来聊(下方扫码)。肩关节注射具体应用中还有那些细节需要详细掌握?加下方管理员微信一起进群聊聊吧!疼痛医生交流群 // 麻醉(疼痛)硕博俱乐部 // 麻醉(疼痛)规培工友群 // 全国麻醉(疼痛)考研圈,总有一个群聊适合你图片
图片
作者 | 姚玮杰
审核 | Doc.张
编辑 | 黄钰婷
图片
转载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