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2-20 09:41 点击次数:156
有位亲戚在内湖巷子里摆摊子,有一天我去看她。
隔壁摊卖 卤味的中年妇人当天无法做生意,也过来聊天,原因是她的脖子不能动,说是“落枕”,当天看了西医而且也请中医推拿过,却都无效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我叫她坐好,在她的脖子按摩几下,再叫她动动看,她惊奇地说:“咦?可以动了。”
旁边一个老妇人立刻凑过来,说她年轻时扭伤脚踝,几十年来经常疼痛,不耐久站,我帮她按摩几分钟后,脚也不痛了。
按摩要分析病机病理,我看中年妇人穿着一件落肩的洋装,判定是因她摆摊工作流汗,脖子长期裸露在外导致吹风受凉,现在的枕头那么柔软,落枕的机会其实很少,我摸她的脖子有一个硬块,将它揉开让气血通过就好了;而老妇人的脚踝,我一按下去,发现肌肉深层有一条细血管已经硬化,是久年的扭伤所致,我把它揉软,血气一通,也就好转了。
据报道,台湾民众每年所消耗的酸痛贴布将近一亿四千万片,可见为筋骨酸痛所苦的人很多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,身上总有几处地方感觉不舒爽。
几千年前我国已有利用按摩治病的记载,可惜最早的《黄帝按摩经》早已亡佚,但《内经·素问》尚有“病生于不仁,治之以按摩醪药”之句,名医扁鹊就曾用按摩术治愈虢国太子的尸厥症。
按摩用于医疗始于春秋时代,盛行于隋唐,在隋唐的太医院里都设有按摩博士一职。
按摩术于天宝年间传入日本,日人颇富研究精神,其技术大有精进,日本人高野太吉即曾用按摩治愈孙zhong山先生的胃病。
目前,民间按摩最流行的是我国大陆和泰国,到泰国旅游时大多数人都会去马一节,按摩过后通体舒畅。
通常我们帮别人按摩之前,要先听听患者诉说病因。
如果是新伤,有两种情况不能按:一是骨裂、骨折,二是伤处仍然处于血肿、气肿的状态。
如果新伤很严重,最好请患者到医院照X光检查一下。
陈年旧伤就没问题,在听完患者倾诉病因之后,我们还要寻找病灶的正确位置,然后用手指按进去诊测病情,大凡气淤会隆起一个小馒头似的气团,试探气团的软硬程度,气团越硬,表示阻塞越厉害;筋络移位也会造成气不通,按进去会察觉到有一段筋络发硬;如果都找不到气淤及筋络的毛病,要再用力往深层按进去,也许你就会发现一条深层的血管已经硬化;此外,病灶也可能出现在穴道,或隐藏在肌肉与骨骼交界处的骨膜。
总之,要先判断成伤的原因,才好下手按摩。
颈部的阻塞要小心按摩,不要伤及颈动脉;肩井穴、膏育穴等重要穴道的阻塞,没有经验的人最好不要乱按,以免发生危险。
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,不通大约有两个原因:一是风邪淤积,一是气血阻塞,其实这两者又常互为因果。
“血得温而行,得寒而凝”,气体遇热膨胀,遇冷收缩,到零下273.15℃的绝对零度,气体就不存在了。
秋冬气温陡降的时候,许多老人的循环系统都会出问题,血气的活动力与气温有关,气温降一些,血气的活动力就差一些,所以寒冷会阻碍血气的运行。
我们的肩部、颈部、头部没有衣物遮蔽,如果长期受到风、湿、冷的侵袭,很可能造成气血停滞,因此,不管白天还是夜晚,这些部位都要好好保护。
我们在工作或运动时,都需要气的支持,尤其在肢体受伤时,气更像救火队大量集结到位进行保护。
在这种情况下,大量集结的气血如果没有散去,或因死亡的细菌、细胞、血球堆积,便造成淤气、淤血,医学上叫做“病态兴奋灶”,亦即形成气血阻塞的痼疾,运动中受到伤害大都是这个原因。
身体阻塞通常有三个病征:结块、血淤、气淤,有时候也会两种或三种病征合并出现。
结块的地方表示阻塞已经固化,对健康极为不利。
因此,我们偶尔要花点时间关心自己的身体,检查一下全身哪里有硬块,除了四肢之外,肚子也很容易长硬块。
肌肉表层的淤血通常一段时间就会散去,如果乌青不退,最好把它揉散;一旦伤及深层肌肉,造成血管受伤硬化,就要下重手法攻进去按摩;气淤则大部分集结在筋路、肌肉与骨骼交界处以及穴道等地方。
按摩的手法有按、摩、推、拿、捏、点、拍等二十几种,还有用脚踩的,或采用按摩棒等工具。
用按摩治疗各项疾病时,与针灸一样,也讲究配穴,但有一种直攻“痛点”的方法,叫“阿是穴疗法”,因为痛点往往就是阻塞的中心点,患者往往觉得整个部位都痛,其实其中有一个痛点,痛点就是病灶,按摩就像带兵攻击敌营一样,要直达中帐擒拿主帅,光捉些周围的小兵小卒没啥用处。
既然是痛点,按下去当然会痛得哇哇叫,但长痛不如短痛,再痛也只好忍耐啰。痛点揉开之后,四周也要加以按摩,一次按摩十来分钟,每天一次,继续揉个三四天才可以,否则那些散兵游勇又会集结成一个军队。
帮人按摩,必先练出很强的手劲,而且要用“拉磁场”的功法将气布到手上来,以增加发气攻病的效果。
有人说按摩之后,病灶会转移,其实不是这样的。举例而言,如果一个部位有三个痛点,我们将最痛的那一点称为“老大”,次痛的为老二,再次痛的为老三,当老大在痛的时候,老二、老三是不会痛的,老大治好之后,老二便开始痛,同理,老二治好之后,老三才开始痛,所以要一个一个收拾。
头部的按摩方法又略有不同,全世界的头痛人口也很多。
据台湾头痛学会统计,在过去一年内曾因头痛而无法上班、上学的人口比率高达54%,而且约有14.4%女性患有偏头痛的毛病。
偏头痛古称“头风”,不但中国的曹操、白居易会头痛,连外国的歌王猫王、画家莫奈都为头风所苦。
我的阿姨在一个简陋的市场卖菜十余年,长期受到风吹雨打,患有很严重的头风,我用按摩将她治好了。
医生治头痛大都投以药物,大多数的患者也都自己买成药来吃,比较难以根治。
头痛的病根大都隐藏在头骨的凹陷处,例如太阳膀胱经引起的病因停在风池穴(风池顾名思义就是会积留很多风),阳明胃经引起的病因停在太阳穴(偏头痛),而且用脑过度、烦恼忧虑也会造成残余磁场停留头壳而造成头痛。
人的头骨并不是完全平整的,如果仔细检查,会发现头骨上有许多凹陷,凡凹陷之处即容易贮留头痛的冷、热因子,必须用按摩的方法让这些因子散化。
找到痛点,亦即这些因子集中之处,每天施以按摩三五分钟,几天之后头痛大都可以缓解,但头部为神经总枢,按摩力道要好好拿捏,以免伤及血管。
为了避免头痛,每次洗头一定要吹干,头部最好也不要常淋雨、吹冷风,睡觉时电风扇、冷气直吹头部更是一大禁忌。
要避免运动中受伤害有一个原则:每次运动之后,如果觉得身体哪个部位酸痛,建议你洗个热水澡或热敷一下,擦点药膏,及早把它揉开,若让它日久成为病灶就比较难治。但在接受按摩的时候还有一个要领,被按摩的人要吸足气,然后闭气,用念心力去顶住被按之处,这样做不但效果好,也比较不容易受伤。此外,按摩要避开动脉行经之处,以免伤及动脉发生危险。
帮人按摩时必须与病人身体接触,这里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。
我手边的旧资料显示:台大医院耳鼻喉科教授林宗洲五十几岁死于鼻咽癌;肝癌研究权威林文士死于肝癌;泌尿科教授谢有福死于肾脏癌;此外,日本癌症协会理长也死于癌症。
365站群医师常死于自己执业的相关病症,医学界迄今仍觉是个“谜”。
其实,我在帮中年妇人按摩脖子时,我的脖子也痛;我在帮老妇人按摩时,我的脚踝也是痛的,为什么?那是因为“能场感应”的关系,我的身体是一个能场,她们的身体也是一个能场,两个能场靠近就会互相感应,她们的能场出现故障也会反映在我身上的同一部位。
换句话说,患者的病气会通过能场的感应而移转到治疗者身上。
在12世纪,包瑞克(Boirgc)和里标尔特(Liebeault)即发现人体有类似“流体”的能,它在一定的距离内可使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,在人与人相处的场合,每个人都能对他人产生健康或不健康的作用。
举例而言,老公气功练得好,老婆睡在旁边就可以捡些现成的;古时候练功的人有一句话“若要功夫高,跟着师父跑”也是这个道理,经常陪在师父身边,不但可以多听一些功法原理,而且师父头顶上就有一把能量的大伞,在其庇荫之下,可以分享一些能量;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虽然说的是淮南王刘安服食灵药的故事,但是,道人周遭充满能量,的确连身边的鸡犬都能受惠。
人与人相处能场都会相互影响,何况是身体直接接触?有一位针灸师说,他帮病人针灸一段日子之后,发现自己体内的气被病人吸走了,那是因为病人元气耗损殆尽,就像一个有吸力的空瓶子,接近病人,自己身上的气就会往空瓶子流动。
因此,帮人按摩,自身的气不但会损耗,而且会感染病气,按摩之后除了必须补气,还要运功将病气、脏气往外排出。
各科医师接触的病人都是同一个部位故障,多多少少会受到能场感应的影响,自身的同一部位常会与患者的病处能量共振;尤其是医师过度疲劳、情绪不佳的时候,因为本身气机散乱,最容易受到病气的攻击。
据统计,医生的寿命平均比一般人要少十年,这不是没有原因的。如果你有医生朋友,千万要劝他看病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。
医生最好也练气功,帮人家医病,也要懂得保护自己。
《抱朴子·至理篇》说:“多黑者可以入大疫之中,与病人同床而不染。”
有精炁防身,接触病人时不容易被感染,在碰到类似SARS流行的情况,也可以自保。
一旦吸入病气,就要利用各种方法将它排出。
在“留言板”上有一位网友告诉我,他以按摩为业,在训练期间师父就教他,在按摩的时候要口中念咒,并观想丹田,如此一来,不但按摩不觉得累,而且病气也不会留在身上。
这一招倒是出乎我意料,我问他,是不是在念咒、观丹田时,丹田会微微地震动?他回答说:“对啊,我以前怎么没发现?”因为据我的推想,念咒时观想丹田,能利用音波的能量震动丹田,因而产生聚气、排浊的效果。
排浊的方法林林总总,有人对着大树练,或跑到山上森林中炼气,将浊气输给树木,并将树木的清气抢过来。
不过,与树木对练要懂得方法,而且不能找太大的树,如果大树的灵气胜过你,你可要倒大霉啦。
气功师发放外气为人治病,也是利用能场感应的原理。
病人的患处大都肇因于气淤、血淤,或有坏的能量、坏的物质堆积,气功师将强大的气场加诸患处,可以引导患处气机流动,“气行则血行”,气血流动就能破坏病灶,达到治病的目的。
我认为,发功治病最好要再佐以按摩,运用拍、推的手法,震动患处的固形物并使其分解排出,固形物不清除,日子久了可能会再发生堵塞。
发功为人治病,同样会损失自己的元气,而且多多少少会感染到病人的坏能量,必须将这些坏能量排出去;如果碰到的是因果病,那就更加麻烦。
这里我们顺便提及另一种与按摩相关的医疗术:1985年美国人帕尔玛(D.D Palmer)开发了脊椎矫正术(chiropractic),经过长期的研究,他发现脊椎骨常因为半脱位而导致脑部精神脉冲干涉,并压迫脊椎骨上的神经之事实,导致四肢酸痛、器官机能下降、身体自然治愈力变差等症状。
我们平日姿势不良,或因工作、运动、搬重物甚至跌跤,大部分的人都会有脊椎半脱位的现象,身体的许多病变都来自脊椎受伤。
脊椎矫正术在中国武术中被称为整脊,整脊之后还要拨筋、理气、正形,脊骨的脱位也会造成筋肉的移位及受伤,以致形成气的阻塞。
因为脊椎及其两旁的筋肉必须有气的支撑才能维持其强度,如果仅仅整脊,不把筋络拨回,将气打通,矫正过的脊椎容易再度脱位。
据我所知,在台北市内湖成功路的巷子里有一位拨筋理气的高手,常有运动选手去找他医治运动伤,可惜他不整脊,如果你在别处整脊之后再经他施术,才算完成整脊、拨筋、理气的疗程。
最后的正形最为深奥,正形与现代的整形美容外科不同,气功师必须观内景看出病人全身的气是否均衡,察看哪个部位的气有偏斜、阻塞,还要用很强的功力将之调正打通。
古真云:“道在苦修妙在传,须得明师点玄关。”
练功的人最期望获得师父“指点”,所谓“指点”,其真正的意思是“用手指点开穴道”,有时候师父是用手指直接接触穴道,有时候则是隔空开穴,这跟发功治病的原理类似,但师父开穴的气更集中,穿透力更强,而且气更有内容,等于在你的穴道种下一个“磁母”,成为练功的原料。
开穴必须借用天地的能量,而且包含宗派传承的意义在内,这是功夫里面最顶尖的秘诀,门派的掌门师父通常只会传授给“传人”,其他徒弟别想听到一个字。
至于一般的灌顶,只是用能量诱发脑波改变而造成共振,虽然也可以引进能量,但其穿透力及内容并未达到开穴的程度。
图片
感恩一切缘分,“心中有爱,口中有德,厚德载物,善行一生;知行合一,不忘初心。”⊙部分图文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