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12-22 16:33 点击次数:86
小柴胡汤,这一历史悠久的中药方剂,内含七味精妙药材。其中,生姜、大枣、炙甘草在桂枝汤的讨论中已有所阐述,本次我们将主要聚焦于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党参这四味核心药材,揭开它们在小柴胡汤中的独特作用与选用要点。
图片
1、柴胡的正品辨识与用量考究市场上柴胡品种繁多,常有异物同名之误。小柴胡汤中,柴胡为主药,剂量颇重,若选错品种,轻则疗效大减,重则适得其反。正品柴胡源自伞形科植物柴胡的根部,习称“北柴胡”,其根部顶端可见茎基残留小点痕迹,为鉴别关键。柴胡仅根部入药,茎部非药用部位,但保留靠近根部的茎部有助于鉴别正品,然大量茎部掺杂则影响疗效,临床可适当加量以补偿。曾见一些药店中柴胡使用全草或柴胡叶,以及出自南方的南柴胡,此非原用法。
张仲景在小柴胡汤中使用柴胡八两,折算现代剂量约为125g,虽看似量大,实则张仲景常用此量,且疗效显著,未见不良反应。现代医师常因惧“小柴胡汤事件”而轻用柴胡,实则只要辨证准确,不必过分担忧。用仲景方每有“一剂知,二剂已”的效果,甚少长期服用。
2、柴胡性味苦平主降关于柴胡的升降之性,传统认为其质轻能升,但据考证,《本经》记载柴胡味苦性平,实则能通降。其“上升”之效,实为上焦气血得降以后,下焦气血自然上升的结果,非柴胡本身之性。
还有一个柴胡主降的证据来自陶弘景的《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》,此书我常称为《伤寒论》的妈妈,因为《伤寒论》的许多方剂源自此书从《汤液经法》中摘录的经方。《辅行诀》中讲“阴旦者,扶阴之方,以柴胡为主”,而大阴旦汤的主药为柴胡,强调了柴胡在扶阴方剂中的重要地位。阴旦就是太阳降落的意思,而柴胡作为主药在此起了关键作用,所以柴胡是主降的。
3、半夏的选用与炮制之误《伤寒论》中使用的半夏为“洗半夏”,即生半夏,经简单清洗去黏滑液体后入药。生半夏虽有毒性,但入煎剂后毒性不释入水中,故不会中毒。生半夏辛散之力强,入小柴胡汤则功效显著。现代药房多备炮制品,如清半夏、姜半夏、法半夏,因炮制过度常致药效减弱。笔者建议,入汤剂宜用生半夏,丸散剂型则用制半夏,以保证药效。
生半夏需注意品种,正品为“旱半夏”,球形色白,在凹窝茎痕周边环绕着许多棕眼麻点。水半夏不可代用,其功效远逊。半夏炮制应适度,以免削弱其辛散之性。特别是使用白矾炮制过度之半夏,已不具备辛散之性,变成了使用白矾的酸苦涌泄,半夏“止呕”却变成“致呕”,实在不可不慎!
4、黄芩的选用与品质鉴别传统上黄芩分为两大类,分别为枯芩(或称片芩)与条芩(或称子芩)。两者为老嫩之分,老芩因为生长时间较长,其根出现中空而枯之状,且多切片,故称为枯芩、片芩;嫩芩因为生长时间短,根部较为幼细,故称子芩、条芩。一般认为枯芩清肺火,条芩清大肠火,若以张仲景的使用方法,小柴胡汤中用黄芩为降上焦之火,则当以枯芩为优。实际上,枯芩即是黄芩生长时间较长之品,其气足,效果较好;条芩生长时间短,质量较次。黄芩以色深黄为质优,受潮则色发绿而质差,但市场上有因避免饮片变绿而先将其水煮或蒸煮,此则变成“药渣”而功效大降!另亦有被染色冒充质优者,若其色正但味苦不足者,则需要多加留神。
5、党参与人参的替代与应用古代人参主产于山西上党地区,现代则以吉林长白山人参为主。二者性味略有不同,现代人参多味甘微苦,性平或微温。临床应用时,身体虚弱者可选用长白山人参或高丽参,但价格较高。为降低成本,常用党参代替人参,效果亦佳。
6、小柴胡汤的煎服法小柴胡汤采用“去渣再煎法”,此法不仅提高药效,还便于易呕患者服用。此法在半夏泻心汤类方中也常用,现代药理学亦证实其优越性,可以提高疗效。另外此两方本身用于易呕的患者,重煎可延长煎煮时间、同时减少药量方便饮用。
365建站参考文献:原剂量经方治验录_李宇铭著看完文章,你有什么心得呢?欢迎留言分享!
免费收看通知:在公众号的服务栏目内,有大医郭生白的300小时的讲座和文字资料,全面讲述《郭生白本能系统医学》,明明白白学中医,就从这里开始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运动趋势 贾玲不再回避, 直面面对“难以启齿”的事, 网友: 终于等到这一天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