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2:41 点击次数:195
图片
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一部分,原因是燥热伤阴,胃中津液不足,肺受燔灼,肾不纳气,而症见多渴善饥,皮毛不泽,消瘦乏力,小便频数,尿有脂液。根据症状特点可分上、中、下消。上消又称膈消,多饮而少食,大便如常,小便清利;中消又称胃消,多渴喜饮且能食,小便黄,病为热中;下消又名肾消,病在下焦,尿如膏油状,病久则面色黧黑,形瘦如枯,小便浊而有脂。具体证型、症状见下表: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病名
症型
症状
治法
基本方
消渴
上消
肺热津伤
口渴多饮,口舌干燥,尿频量多,烦热多汗,舌边尖红
清热润肺,生津止渴
消渴方
中消
胃热炽盛
多食易饥,口渴,尿多,形体消瘦,大便干燥
清胃泻火,养阴增液
玉女煎 /白虎加人参汤
气阴亏虚
口渴引饮,便溏,饮食减少,精神不振,四肢乏力,体瘦
益气健脾,生津止渴
七味白术散 /+生脉散(现有中成药生脉饮)
下消
肾阴亏虚
尿频量多,混浊如脂膏,腰膝酸软,乏力,头晕耳鸣
滋阴固肾
六味地黄丸(中成药)
阴阳两虚
小便频数,混浊如膏,面容憔悴,耳轮干枯,四肢欠温,畏寒肢冷
滋阴温阳,补肾固涩
金匮肾气丸(中成药)
图片
以上涉及方剂介绍如下:
1、《景岳全书》:玉女煎
【处方】生石膏9~15克熟地9~15克或30克麦冬6克知母 牛膝各4.5克
【功能主治】清胃滋阴。治水亏火盛,六脉浮洪滑大,少阴不足,阳明有余,烦热干渴,头痛牙疼,失血。现用于急性口腔炎、舌炎,三叉神经痛等属于胃热阴亏者。
【用法用量】用水3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温服或冷服。
如火盛极者,加栀子、地骨皮之属,多汗多渴者,加北五味14粒;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,加泽泻4.5克,或茯苓亦可;如金水俱亏,因精损气者,加人参6~9克。
【备注】方中石膏,知母清阳明有余之火为君;熟地黄补少阴不足之水,为臣;麦门冬滋阴生津为佐;牛膝导热引血下行,以降炎上之火,而止上溢之血为使。
2、《伤寒论》:白虎加人参汤
【别名】人参白虎汤(《玉机微义》卷九引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。
【处方】知母18克石膏30~45克(碎,绵裹)甘草(炙)6克粳米12克人参9克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泻火,益气生津。伤寒或温病,里热盛而气阴不足,发热,烦渴,口舌干燥,汗多,脉大无力;暑病津气两伤,汗出恶寒,身热而渴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五味,以水1升,煮米熟汤成,去滓。温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分服。
3、七味白术散(内科摘要)
出处
《内科摘要》卷下
现代剂量(仅供参考)
人参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甘草 藿香(各1.5g)王葛(3g)
煎服法
上水煎服。
主治 :中气亏损,津液短少。口舌干渴;或口舌生疮,不喜饮冷;或吐泻后口干,最宜服。
以下为中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的医案,真的能治好!
1、施今墨治糖尿病兼高血压(气阴两伤,心肾两虚案)
症状标签:口渴 乏力 眩晕 头痛 不寐
钟某,男,24岁,病历号56、11、68。
在304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,时已两年,经常注射胰岛素。现症为口渴,饮水甚多,全身
乏力,头晕而痛,失眠,尿多,血压为150-90毫米汞柱。舌苔薄白,脉象寸旺尺弱。
辨证立法:
肾阴亏损,相火妄炎,阴损于下,火炎于上,火烁津伤,遂致口渴思饮。心肾不交,则常失眠头晕。消耗日久,正气渐衰,全身乏力之症现。寸脉旺则阳亢,尺脉弱为肾亏。当以滋肝肾之阴,消妄炎之火,养心安神并重,多服数剂,冀获疗效。
处方:
生黄芪30克 朱茯神10克 白蒺藜12克 怀山药24克 朱寸冬10克 东白薇6克 甘枸杞5克 五味子10克 怀牛膝5克 润元参15克 茅苍术6克 瓜蒌根6克 瓜蒌子6克
引:鸡、鸭胰各一条煮汤代水煎药。
二诊:服药十九剂,头晕痛及失眠均见好转,血压已降至120/90毫米汞柱,渴饮尿多,尚未大效,仍本前法,再加药力。
处方:
生熟地各10克 生黄芪30克 黑玄参15克 山萸肉12克 怀山药25克 茅苍术6克 甘枸杞15克 五味子10克 沙蒺藜2克 东白薇6克 夏枯草2克 粉丹皮6克 瓜蒌子10克 瓜蒌根10克
引:鸡、鸭胰子各一条煮汤代水煎药。
三诊:前方连服二十剂,除尚觉乏力之外,诸症均减,血压恢复正常,拟用常方巩固:
处方:
紫河车10克生熟地各15克生黄芪30克金狗脊15克野党参12克怀山药30克甘枸杞18克女贞子10克朱茯神10克润玄参15克五味子10克朱寸冬10克宣木瓜10克鹿角胶10克(另烊对服)
按:本案糖尿病而兼高血压,由于肾阴亏损,致使相火妄炎,仿大补地黄丸方另加白薇、夏枯草清肝;五味子、沙蒺藜滋肾;瓜蒌子、瓜蒌根清热止渴。前后共服汤药三十九剂,症状逐次消除,血压也恢复正常,最后以常方巩固疗效。加紫河车、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药,滋肾阴补肾阳,以求根治。糖尿病兼有血压高者,多属阴阳失调,治疗时不须专治血压,只治其本,血压多能恢复正常。
2、施今墨治糖尿病(气阴两伤,肝肾双亏案)
症状标签:脉沉取弱 欲饮 口渴 小便频数 食多
满某,男,48岁,病历号52、4、6。
病已多年,铁路医院检查空腹时血糖265mg,尿糖(卅) ,诊断为糖尿病。现症:烦渴引饮,
小便频数,多食善饥,日渐消瘦,身倦乏力,头晕心跳,大便微结,夜寐不实,多梦纷纭。舌苔薄白,脉数,重按不满。
辨法:
心火不降,乱梦纷纭;热灼肺阴,烦渴多饮;脾胃蕴热,消谷善饥;肝阴不足,头晕目眩;肾阴亏耗,小便频多。综观脉证,气阴两亏,精血不足,三消俱备,五脏皆损,证候复杂,拟用益气阴、滋肝肾、补心脾法图治。
处方:
生黄芪30克野党参10克麦冬10克怀山药18克五味子10克玄参12克乌梅肉45克绿豆衣2克花粉12克山萸肉12克桑螵蛸10克远志10克何首乌15克云茯苓10克生地12克
二诊:前方服七剂后,烦渴解,尿次减,饮食如常,夜寐转佳,精神舒畅。空腹时血糖已降至155mg,尿糖(+),效不更方,前方再服七至十剂。
本例病已多年,只服药七剂,症状大减,血糖、尿糖也均下降,效果十分明显。
3、祝谌予治糖尿病
症状标签:腰酸软 腿痛 膝痿软小便多 口渴
金某,女,46岁,工人。1994年9月16日初诊。
主诉:乏力、口干、多尿3年。
患者于1991年因乏力,不耐劳累,口干多尿,
检查血、尿糖均增高确诊为糖尿病。先予饮食控制及口服消渴丸,半年后改用愈消散(中成药)及优降糖治疗,但病情控制不理想。目前,每日主食控制在300g, 口服优降糖每次2.5mg,每日3次。化验空腹血糖为10mmol/L,午餐后2小时血糖为13.9mmol/L
现症:“三多”症状不明显,乏力头晕,失眠多梦,口干,腰酸膝软,双下肢疼痛,夜尿多,大便干燥如球,二三日一解,闭经两年,舌体胖,质淡黯,脉细弦。
辨证立法:气阴两伤,肝肾不足,疲血阻络。治宜益气养阴,补益肝肾,活血通络。方用降糖对药方加味。
处方:生黄芪30g,生地30g,苍术15g,玄参30g,葛根15g,丹参30g,川断15g,枸杞子10g,桑寄生20g,鸡血藤30g,酸枣仁15g,首乌藤15g。每日 1剂。
二诊(1994年10月7日) :服药21剂,较前有力,大便通畅,入睡亦佳,仍口干,下肢疼痛,化验空腹血糖为11.7mmol/L,后餐后2小时血糖为12.3mmol/L,舌淡红,脉细弦。守方去生地、酸枣仁、首乌藤、加生、熟地各15g,羌、独活各10g,再服21剂。
三诊(1994年11月4日) :体力增强,肢痛减轻,夜间躁汗,大便少黏。守方去枸杞子、羌活、独活,加苏梗、藿梗各10g,白芷10g,生薏苡仁30g,再服 14剂。
四诊(1994年11月18日) :诸症均减,月经来潮,1周干净。空腹血糖8.1mmol/L。自觉心慌躁热。守方去苏梗、藿梗、白芷、生薏苡仁,加黄连5g,黄芩、党参、麦冬、五味子各10g,再服14剂。
五诊(1994年12月2日) :下肢疼痛消失,口不干,二便如常,躁热减轻,空腹血糖6.7mmol/L,午餐后2小时血糖9.4mmol/L。守方配制水丸常服,巩固疗效。
按:消渴日久,阴虚累及于气,必致气阴两伤,故糖尿病以典型的“三多”症状为主诉者并不多见,而以乏力神疲、腰酸膝软、心慌汗出等气阴两伤为主诉者居十之七八。气虚不能运血,阴虚燥热灼津,极易形成瘀血之兼证。本案下肢疼痛、月经闭止即是因瘀血导致。治疗选用降糖对药方为主益气养阴、活血降糖,加川断、枸杞子、桑寄生补肾益精,强筋壮骨;鸡血藤、羌独活养血通络,活血止痛。经治3个月,血糖接近正常,诸症减轻,肢痛消失,月经来潮,取效满意。
4、赵心波治糖尿病
症状标签
三消症不能截然分开,治疗主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,方选玉泉丸加减:
花粉12克葛根10克麦冬15克人参6克茯苓10克乌梅6克生草6克生芍6克生熟黄芪各15克
再加用煅牡蜗、山萸肉、何首乌、枸杞,效果更好。
方中人参、白芍、生熟黄芪温阳益气固阴;花粉、乌梅、葛根、麦冬生津止渴,输布津液;茯苓、生草,利湿清热。
5、赵心波早期糖尿病
辩证思路
糖尿病早期的治疗,宜采用滋阴清热,健脾益肾之法,用下方:
熟地24克山萸肉15克枸杞子10克天麦冬各12克五味子6克党参30克炒杜仲15克花粉12克
方中党参、杜仲、枸杞、熟地为滋阴益肾;五味子、山萸肉为敛阴固中;天麦冬、花粉为清热生津。
常用方,效果非常好,望各个医疗行业同仁采纳。
6、祝谌予治糖尿病(阴虚火旺型)
辩证思路
食多 憔瘦 咽喉干燥 壮热 汗出
阴虚火旺型
主症:除“三多一少”症状外,兼见口咽干燥,五心烦热,烘热汗出,心慌失眠,耳鸣遗精,大便干燥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治则;滋阴生津,清热降火。
方药:一贯煎加味。
处方:沙参15g,麦冬10~15g,枸杞子10g生地30g,当归10g,川楝子10g,黄芩10g,黄连5g,丹参30g,葛根15g,天花粉20g。
7、祝谌予治糖尿病(瘀血阻络型)
症状标签
食多 但欲嗽水不欲咽面部瘀斑四肢痛 心痛
主症:除“三多”症状外,口干,但欲漱水不欲咽,面有瘀斑,肢体刺痛,痛处不移,心前区痛,或肢体麻木,或半身不遂、或妇女月经量少,经期延后,或经多伴黑血块,舌质紫黯或瘀斑、瘀点5舌下络脉青紫、怒张、脉涩等。
治则:活血化瘀,益气养阴。
方药:降糖活血方。
处方:广木香10g,当归10g,赤芍15g,益母草15~30g,川芎10g,葛根15g,丹参30g,苍术15g,
玄参30g,生地30g,生黄芪30g。
8、降糖生脉方治疗糖尿病
降糖生脉方组成:生黄芪30g,生、熟地各15g,沙参15g,麦冬10g,五味子10g,生山楂15g,天花粉20g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加减:
若口不渴去天花粉;
血糖>11.1mmol/L加苍术、玄参;
烘热汗出加黄芩、黄连;
心区疼痛加菖蒲、郁金、羌活、菊花;
血压增高加牛膝、夏枯草;
腰酸尿频加川断、枸杞子;
下肢疼痛、麻木加鸡血藤、威灵仙;
下肢无力加桑寄生、狗脊、千年健;
视物模糊加川芎、白芷、菊花、青葙子。
图片
9、赵心波糖尿病较重阶段
辩证思路
饮少 食多 乏力 神疲 嗜睡
病到较重阶段,出现“三多”-—多饮、多食、多尿,身肢疲乏无力,嗜卧,可采用益肾固阴之剂。
煅牡颇24克生黃芪30克炒杜仲15克桑螵蛸15克花粉24克麦冬15克玄参10克菟丝子10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
如出现恶心呕吐,口干周身痛,血和尿中酮体增高,心跳加速或血压下降,四肢逆冷,或昏迷谵语,可采用养阴柔肝,降逆解毒法。方选生脉散和镇肝熄风之剂加减:
人参6克大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生赭石10克钩藤6克生芍10克菖蒲6克屯熟地各10克
配合苏合香丸,二丸冲服。
图片
10、赵绍琴治糖尿病
症状标签
舌干燥 口渴 喜热饮食 乏力 肥胖
李某某,男,47岁
初诊
糖尿病发现三年余,空腹血糖180~200mg/dl,尿糖(+~卅) 。口服西药优降糖及中药消渴丸效果欠佳。自觉口千舌燥,渴欲热饮,一身疲乏无力,形体较胖,脉象软且大,舌体胖大苔白而润,腰酸而痛,夜多小便。证属气阴不足,肝肾两亏,先用益气养阴,填补下元方法。
生黄芪30克,生熟地各2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5克,五味子10克,金樱子10克,杜仲10克,川续断10克,补骨脂10克,七付。
二诊
药后口渴械轻自觉较前有力,腰痛显著好转。
诊脉濡软,舌胖苔润,仍以前法进退。并须小心控制饮食,不吃甜食,适当多吃蛋白食品。每日运动锻炼乃治疗之本,不可忽视,
生黄芪3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5克,生熟地各20克,五味子10克,金樱子10克,杜仲10克,补骨脂10克,川续断10克,山萸肉10克,七付。
三诊
患者自述药后精神体力均明显增强,遵医嘱每日清晨驱车到远郊爬山,呼吸新鲜空气,心情十分舒畅。诊脉濡软以滑,舌红苔白而润,再以填补下元方法。坚持锻炼,必有收获。
生黄芪3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5克,五味子10克,生山药15克,花粉15克,生熟地各10克,杜仲10克,川续断10克,补骨脂10克,山萸肉10克,枸杞子10克,七付。
四诊
迭进益气养阴填补下元之剂,精神振奋,气力增加,劳作虽多,已不感疲劳,每日徒步登山渐增至两个山头,锻炼与治疗配合,已初见成效。近日化验,血糖已降至正常,尿糖阴性。继用前法,以资巩固;运动锻炼,不可或缺,是为至嘱。
生黄芪3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5克,五味子10克,玉竹10克,花粉10克,生熟地各10克,生山药10克,杜仲10克,金樱子10克,补骨脂10克,巴戟天10克
七付后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,血糖保持正常,尿糖始终阴性,各种症状消失,体力大为增强。治疗期间,患者每天清晨坚持徒步爬山,风雨无阻,往返30里已成习惯。因而持别感谢赵师教给了他健身之道。
〔按〕 :本案患者糖尿病已三年余,久治不愈,因其疲乏无力,向以休养为主,体力活动很少。赵师据其形肥、脉满、舌胖、苔润等脉症,作肝肾不足,投以填补下元之剂,兼以益
气养阴,可谓中下兼顾,服之即见效果。然并不单纯依赖药物取胜而是要求病人自主运动锻炼,并把运动作为配合治疗的第一要求。起初患者将信将疑,以为如此疲乏之体。何以能承受较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。及其坚持锻炼一段之后,就尝到了运动锻炼的甜头,越炼越有劲,越炼精力越旺盛,以至于到后来欲罢不能,几乎成了“运动癖”。运动锻炼的最大好处是流通气血,增强脏腑功能。血气者,所以周于性命者也,以奉生身,莫贵于此。
11、赵绍琴治糖尿病
症状标签
消渴 乏力 少言 面色白 肥胖
彭某某,女,53岁
初诊
糖尿病发现3年余。血糖230mg/dl,尿糖(++~卅)。一身疲乏无力,少气懒言,面白形肥,脉象满软,按之缓大而虚,舌白体胖质嫩且润,口渴不甚明显,小便数多而色清白。中阳不足,先用益气补中方法。
黄芪3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5克,五味子10克,生熟地黄各15克,杜仲10克,川续断10克,补骨脂10克,金樱子10克,芡实米10克。七付。
二诊
药后气力有增,脉仍濡软,舌白苔润,再以前法进退。
黄芪60克,南北沙参各20克,麦门冬15克,五味子10克,生熟地黄各15克,杜仲10克,川续断10克,补骨脂10克,金樱子10克,芡实米10克。七付。
三诊
患者依上方服药一月,自觉精力较前大增,诊脉仍属瀞软,按之已觉有力,舌白苔腻,根部略厚。仍用前法加减。
黄芪60克,沙参15克,麦门冬10克,五味子10克,杜仲10克,川续断10克,补骨脂10克,金樱子10克,焦三仙各10克,水红花子10克,七付。
后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,血糖降至110mg/dl,尿糖转阴,各种自觉症状基本消失。
〔按〕 :本案患者渴饮不甚,痠乏无力明显,脉象虚大,舌胖淡嫩,据脉证辨为气阴两虚,气不化津,故渴。治以益气养阴与补肾壮元并举,方中重用黄芪益气,沙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三药为生脉散,合黄芪共奏益气生津之效,杜仲,川续断、补骨脂,平补肝肾,温而不燥,补而不腻,生熟地滋阴添精,若久服补益,恐运化不及,可加入焦三仙、水红花子助消化、运三焦,使补而不滞,则可常服以为图本之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